黄子平 | 我的学术纪事(1980-2019)
本文转载于公众号“论文衡史”
我的学术纪事(1980—2019)
黄子平
一九八○
参与编辑《早晨》、《未名湖》、《这一代》等“校园”文学刊物。
1979年夏《这一代》创刊会合影,前排右三为作者
试作评论,评小楂的短篇小说《最初的流星》,评北岛的中篇小说《波动》。
暑假与玫珊从北京往西安、成都、重庆、武汉、广州走了一圈,结识了各大学七七级办文学社的同学:陈文超、吴予敏、龚巧明、谢武军、张桦、王家新、杨煦生、周小兵……
一九八一
因妻子玫珊的引介,结识了王瑶先生的研究生:老钱、老吴、老温、凌宇、赵园……此后数十年,从与他们的“知识友谊”中获益良多。
在谢冕老师指导下写本科学位论文,《从云到火——论公刘复出之后的诗》。写作摸不着学术门径,满纸“伤痕文学腔”,竟也及格过关,并被选入李庆西编的《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》(浙江文艺,1985)一书。
一九八二
从谢冕教授修读硕士,研究方向为“中国当代文学”,与季红真、张志忠同为谢老师的“开山弟子”。谢先生第一学期开必读书目两百部,多为现当代诗集(《赶车传》之属),书厚字少,读得飞快。偶呈读书报告,先生认为“还行”的,每荐往《诗探索》《文学评论》《北京文学》等刊物发表。
一九八三
作《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》。少年时阅读的狭窄和知识的饥困,恶补已迟。于今窘相毕露,体现为写作时喜用大词而大言炎炎,作高屋建瓴状。
1983年夏德州湖畔
一日,正在宿舍聊天,读古文献专业的葛兆光走来,问“你们谁是黄子平?”然后直通通的扔下一句:“《文学评论》上那篇东西,写得不错!”走了。
一九八四
任职于北京大学出版社。作《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》,乃“文学形态学”的众多构想之一,而后继乏力。
冬天,参加了“杭州会议”(据与会者回溯说,这会跟“寻根文学”的勃兴有很大关系),结识了上海的作家和评论家,王安忆、陈村、曹冠龙、周介人、吴亮、程德培、蔡翔……那次会议的主要余兴节目就是听阿城侃大山。
一九八五
文艺界、学界空前活跃之年,后来称为“八五新潮”。到处都是“无限交谈”。平日与老钱、平原聊天频密,并发现了录音机的新用途。执笔作三人联名的《论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”》,引发多年的学界争议和发挥。
作《同是天涯沦落人——一个“叙事模式”的抽样分析》,无知无畏,这种“贯通古今”的文章后来再也不敢写了。
跟《文学评论》的杨世伟、《读书》的吴彬等编辑接触较多,我从他们的退稿和修改意见中真正学会了写作。
一九八六
由北大出版社调回中文系。此间我有半年的休假,住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。发生了三件事:六月中,作家博尔赫斯在瑞士逝世;六月底,阿根廷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,举国若狂;还有,三月中我儿子出生。
一九八七
开讲“文学主题学”选修课,讨论“死亡”“自杀”“疾病”“疯癫”等主题。部分内容写成《千古艰难唯一死——读几部写老舍、傅雷之死的小说》一文。
浙江文艺出版社印随笔集《文学的意思》,为“学术小品”丛书之一种。李庆西选了吾乡林风眠的双鹤图做封面,我很喜欢。
1987年五台山与李庆西
与董秀玉、李陀、李子云合作,开始为香港三联书店编选“中国年度小说”,并作导言。
一九八八
为《中国时报》“开卷”版策划“一部作品两岸评”栏目,并开始接触港台文学作品,却从未想到几年后会辗转定居于香港。
1988年11月20日于北大蔚秀园
一九八九
五月,到嘉定开“新时期文学十年”研讨会,提交《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》一文(草稿)。与刘恒、钱宁同机返京,大白天的,没有地铁也没有公交车。刘恒借给我一辆28寸自行车,歪歪斜斜骑回北大。
一九九○
春节刚过,天气冷冽,去给《中国文化》送论鲁迅《故事新编》的稿子,与葛兆光、冯统一、吴方聊天并道别。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英年早逝的吴方。多年之后我才读到他的《斜阳系缆》和《尚在旅途》诸书。
三月,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,初次看见海峡两岸,“革命历史小说”和“反共复国小说”紧挨着肩并肩立在同一排书架上,感觉非常震撼。这是另一种“分类学”系统带来的震撼。
是年参加了芝加哥大学东亚文化中心李欧梵教授主持的“后文革时期的中国文化”工作坊。开始构思“革命·历史·小说”的研究计划。
一九九一
在伊利诺依州,香槟小城。
1991年7月10日在爱荷华聂华苓家
读所有能找到的延安文献,作《文学住院记》一文。唐小兵易题为《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》,于是乎俨然“很理论”。
一九九二
在伊州,香槟小城。
参与杜淑容、郑锦全等编辑的文学杂志《香槟季刊》。
一九九三
由陈国球力邀,应聘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。我到任时,他自己却跑到香港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部去了。刚从宗哲系转来接手系主任的陈永明对我说,因为心中无数,曾向他在中文大学做现代文学的好友打听,是否略知此人深浅。小思说,这人不错,你们不请我们也要请的了。于是一“浸”十七年。
1993年12月在台湾阳明山与王德威、陈平原和陈芳英
一九九四
依“革命·历史·小说”的构想,断断续续地读晚清以来的一些史书和说部。略有心得,却不成文章。一日,忽来灵感,将一句土匪黑话“硬译”作海德格尔式的哲语,“正午的阴影下,言说者已流离失所”,大奇。
一九九五
筹划香港浸会大学的首届“中国小说与宗教”研讨会。泛读儒释道耶诸教典籍,浅尝辄止,不求甚解。作《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》。
陆续为《亚洲周刊》《星岛日报》等报刊写一些书评,书介。陈永明说,书介必须是新书,书评则可以谈旧书。我谈的几乎都是偶然寄给我,我觉得尚可谈谈的书。后来编成《边缘阅读》,为辽宁教育出版社“书趣文丛”之一种。
一九九六
回归日近,有关“香港”的话语生产激增。写过一些,如《香港文学在内地》、《香港文学史,从何说起》之类,凑热闹,乏善可陈。
一九九七
回归当日,大雨滂沱。次日天晴,是夜,与李欧梵、许子东、也斯等人在湾仔码头看焰火烟花。
纪念巴金,作《世纪末寒夜中不灭的烛光》。
一九九八
尾崎文昭申请到“学术振兴会”的奖助,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。在京都大学见到平田昌司,他亮出一本留学南京大学时买到的《这一代》残本,唬我一怔。尾崎文昭导游了仙台、札幌、小樽等地。
1998年7月24日在仙台东北大学
一九九九
许纪霖约为《二十一世纪》写书评,欣然从之。评论赵园的大著《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》,题目为《危机时刻的思想与言说》。
二○○○
四月,回北大中文系的“孑民讲座”,演讲“再论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’”。理科大楼停电,学生们买很多蜡烛来点燃了听讲,恍若我下乡时生产队里开大会情形。学生们却说是“烛光晚会”,好玩而且浪漫。当晚讲了些什么通已经忘记了,大教室里点点烛光却令我永远感铭五内。
2000年4月19日在北大
二○○一
与中文大学王宏志、岭南大学刘绍铭等同仁一起向“教资会”申请“香港文学大系”研究项目,未果。
二○○二
得到一学期的学术假,到浙江大学文学院访问。途经上海,吴亮说送我到火车站,干脆他自己也上了火车,一路到杭州,与李庆西作三人彻夜长谈。
应焦桐之邀为《中外文学》“饮食文化”专辑撰文。此亦为拟想中的“现代文学与物质文化”计划中的一篇。
二○○三
SARS肆虐,香港死亡人数为世界之最。戴着口罩继续授“鲁迅研究”,讲《野草》,学生戴着口罩听:“微风起来,四面都是灰土。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。灰土,灰土,……”
二○○四
参与香港中学语文教育的某些事务,同时困惑于大学文学教育的趋势与前景。搓手坐视高等教育“麦当劳化”的历史潮流,莫可奈何。作《学诗以言志》《以“体裁”为重点的文学教学》等文。
二○○五
主持每周末的“理论经典读书会”已坚持十年,参加者为香港各院校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,有张历君、郭诗詠、梁伟诗、郑瑞琴、邓小桦等。访港学者参与的有罗岗、倪文尖、雷启立等。
二○○六
第四年授“鲁迅研究”专题课。开始有毕业生在寄来的贺年卡里提到,走“人生长途”时《野草》哲理带给他们的激励。
二○○七
五月,到北京大学作“鲁迅八讲”,与钱理群、陈平原、王德厚、尾崎文昭同台切磋。
2007年6月1日在北大勺园
二○○八
多了些怀旧之作,如《早晨,北大》等等,其实是“对当下的怀旧”。
研究生们的写作多有新意,却鲜有能发表者,曹清华的书是个例外,遂欣然为之作序。
二○○九
逢九,有很多周年纪念,很多研讨会,只参加了其中一个,《一九四九以后》。为年轻人办的文学杂志《字花》撰短文一篇,直接套用了鲁迅的篇目《无花的蔷薇》。
二○一○
从香港浸会大学退休,签约到北京大学任教两年。
郑培凯行书绝佳,赠李颀《送魏万之京》一幅:“朝闻游子唱离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鸿雁不堪愁里听,云山况是客中过。关城树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莫见长安行乐处,空令岁月易蹉跎。”
二○一一
开必修课“当代文学”,选修课“当代传记写作的历史编纂学与政治实践”等,选课者众,幸有助教朴婕、陈欣瑶和卢冶鼎力助我。
二○一二
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《远去的文学时代》一书,为该社的“三十年集”系列丛书之一。
2012年5月12日蓟县与平原夫妇
二○一三
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。开必修课“当代文学”,因要求修课同学每周写一篇不超过300字的短文,得一亲切的外号:“黄三百”。助教赵天成博士的帮助远远不止于教学方面。
为香港中华书局百年纪念主编一套《香港散文典藏》,选编了其中的董桥集、刘绍铭集、金耀基集、金庸集和罗孚集,并作导读。
二○一四
在人民大学开讲“沈从文八讲”,到最后一讲已是强弩之末,幸好央得老友钱理群和赵园拔刀相助,得以功德完满。
二○一五
六月,访问吉首大学和张家界学院的沈从文研究中心,班门弄斧,讲“沈从文与左翼文学的纠葛”。
2015年6月5日在吉首大学沈从文博物馆
秋季,在台湾中央大学客座。我从选修的研究生那里学到的,远比我想教给他们的要多得多。
参加宜兰的“黄春明文学国际研讨会”,提交的论文是《黄春明小说的传媒人及其尊严》。
二○一六
《“新文学大系”与文学史》一文,收入梅家玲、林佩吟编的《交界与游移:跨文史视野中的文化传译与知识生产》论文集,由台北麦田出版。
二○一七
十一月,参加深圳的“刘大任小说艺术学术研讨会”,发言的题目是《撬动一下现代小说的固有概念》,向保钓一代的文学前辈致意。
二○一八
五月,复旦大学访问学者,作“文学主题学”四讲,包括“幸福路线图”、“抒情统计学”、“瘟疫叙事”和“酷刑景观”等课题。
秋季,在台湾淡江大学客座。在“东亚主体性”的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:“声的偏至——鲁迅留日时期的主体思想研究笔记”,课件用了蒙克的《尖叫》和《尼采》来说明青年鲁迅的思想渊源。嗣后在台湾交大作了同一题目的演讲,宋玉雯博士用了一个精彩的题目评述这个发言:《珠母云的尖叫》。
2018年10月26日台师大“读中文系的人”座谈
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《革命·历史·小说》的增订版,硬皮精装,出版家林道群重新设计了封面,庄重有力,很喜欢。
二○一九
为彭小莲导演和汪剑女士合著的《编辑钟叔河——纸上的纪录片》一书作序,题曰《支离破碎的年代,一个完整的灵魂》,是我多年来写得最痛快的一篇序文。可惜病重离世的彭导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。
2019年1月24日台湾淡水Louisa Cafe
参加了香港科大和港大的两个研讨会,提交的题目分别是“现代小说的讽刺传统”和“当代香港小说的粤语写作”。
(图片由黄子平教授提供)
本文原载于《名作欣赏》2019年第11期,感谢公众号“论文衡史”授权本公号发表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!文章立场不代表本公号立场。
本期编辑 | 陶然
推荐阅读
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
——在暨南大学“文学批评与20世纪文学史的生成”研讨会上的发言
2016-07-04
洪子诚 |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
2018-05-25